[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3/16 (一) 隔離Day 5
荷蘭首相對全民喊話, 荷蘭將會有大部份的人感染進而達到群體免疫。
並沒有要讓全民染病的意思 ,而是沒有疫苗的現狀下發展就是如此, 全面防堵並不現實,堵得了一時也堵不了一世,防堵策略下病毒還是會捲土重來。
控制疫情曲線圖從不斷上升高峰到高原即可,緩慢上升達到群體免疫為長久之計。
這裡的民意也覺得走群體免疫路線相對有邏輯, 怎麼如此隨和啊?
政府的決策也是和專家討論才決定的,相信專業。
一年之後, 再看看荷蘭人練就了一身百毒不侵 ,還是消失的民族。
3/17 (二) 隔離Day 6
台灣防疫做得再好也只能在國內自嗨吧, 國外普羅大眾還是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台灣人是中國人 。
身在荷蘭沒有被歧視就萬幸了,「台灣都是怎麼做」、 「台灣確診人數才幾個」、「近期確診都是歐美傳進來的」…,這些話就別說了。
要是對方心裡想 :這病毒是你們中國傳來的, 把我們害的多慘 ,還有臉怪我們 、下指導棋, 哈囉有事嗎?
「我台灣我驕傲」 在都是台灣人的圈子講講就好。
其實 , 我一直對強調自己的國家、自己住那裡的人 感到有些别扭 ,好險,叔本華的哲學為我解惑:
最廉價的驕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擁有突出個人素質的人會更加清晰看到自己民族的缺點, 因為這些缺點時刻就在自己的眼前 ,但每一個可憐巴巴的笨蛋 ,在這世上沒有一樣自己能為之感到驕傲的東西 ,那他就只能出此最後一招:為自己所屬的民族而驕傲了。
一個人身上所顯現的獨特個性比起國民性更應受到多一千倍的重視, 因為國民性涉及的是大眾 ,所以,坦率地說:它並沒有多少值得稱道的東西。
每一個民族都取笑別的民族, 他們的嘲笑都是對的。
3/18 (三) 台灣確診破100 ( 1/21首例 ) ,荷蘭破2000 ( 3/6首例 )
我們沒必要反抗病毒 ,也不需要與之和諧 。刻意壓制 ,將來反撲更強。
人與人的關係也是 ,沒必要假裝我們感情很好, 很團結, 合則來不合則離 。
每個生物都想生存下去,無法賜予人平安喜樂 ,至少可以保持安全距離。
3/19 (四) 來自高雄的問候
和高雄的商媽媽聊了40多分鐘 、收到文創小店的小林老師關心 ,問我要不要回台灣 ?
我覺得只要不出門就安心了 ,再說機場也關閉。
無關那邊醫療好, 防疫表現佳,主要是因為不能拋下婆西,不是一個人可以說走就走。
看國外的新聞總覺得世界未日到了,身在其中也就平平淡淡,一點戲劇性也沒有。
商媽媽和小林老師都是去年十月,橋頭駐村時期結交的緣份。
駐村對於我的藝術創作沒有什麼進展, 但因為商媽媽 、小林老師、 接待我的Andrew 讓對駐村高雄的經歷充滿感謝。
3/20 (五) 隔離Day 9
疫情爆發時期 ,荷蘭國王正訪問印尼, 公開道歉殖民時期對印尼人造成的傷害。
殖民又不是他幹的 ,但是他卻願意為上世紀的事情道歉, 讓印尼人感到安慰。
荷蘭要南下政策, 道歉有利雙方往後的經貿合作, 何樂不為?
若是道歉不能帶來任何利益的話 ,何必道歉?
真得不能怪別人不認錯, 關係不對等 ,沒有利用價值, 一味期望別人道歉是輸家的行為。
3/21 (六) 隔離Day 10
這段自我隔離的生活 ,想吃就吃 、想睡就睡 ,也沒什麼動力彈吉它 、作畫。雖然對什麼事情都興趣缺缺 ,心中的碎唸,倒提供了手帳源源不絕的靈感 。
也觀察到沉迷練吉它、 作畫 、學日文時 ,週記反而不知道寫什麼。
不過旅遊例外, 愈玩愈有創作欲。 回想2016和鬼兒的日本行 :觀光、手帳、 速寫、 拍片、剪接 、訪友…。
時間緊迫時,突然變得很會利用時間,有大把的時間反而不懂珍惜。
3/22 (日) Day 11
晚間開始打噴嚏、 流鼻水、 鼻塞 ,應該不是冠狀病毒吧,判斷比較像過敏 。
婆西說是花粉的關係, 我覺得近日吃很多反式脂肪:洋芋片、 薯條、 雞塊,激化過敏體質,但還是會怒吃下去。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