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9/20 Ake Li 高我的一週

前言:

和 Ake Li 是傳播系,大學的同班同學,經歷大風大浪,重新洗牌後的人生,愈來愈活出自我的光芒 ,走在療癒的道路上,不停地探索自己:旅行、料理分享會、塔羅、 靜坐、AirBnB… ,讓我深受感動與啟發。

註:粉字是牧雨寫的。

9/14 (一)

大學同學牧雨,邀請我參加生活週記的的分享。這些年來,我們都忙,加上時差的關係,短時間可能找不到話題。

大致分享一下我「找自己」的過程:之前通過宗教的方式、現在透過早晩冥想,這是我現階段很享受的事,讓我深深體會到愛自己、兩年間的法國旅行,因為嚮往那裡的生活,也幫助我找自己。

不用擔心找不到話題啦,像對待自己的日記,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自己是一個不停在變化的東西,不論找不找的到自己,都要愛自己喔❤

9/15 (二)

離開了服務一年半的工作, 同事們稱我「光榮退役」,雖然待的時間很短(超乎我預期),卻學到很多。

老闆的信任,讓我能完全發揮,實踐我的想法。我看到自己的軌跡變得更清楚,變得更知道自己是誰,跟需要什麼。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你的遠見是為了自己,很多時候其他人不懂你的遠見,不過沒關係,因為只要宇宙賦予你這個遠見,就會給你必須的東西。

宇宙不會透過任何人將遠見帶給你,但只要你消除缺點,它就會來到你身邊,為你所用,甚至透過你而顯現。

人與人都是互相的,所以每個人的顯現,對我來說,都是祈禱自我的成真。

離開沒有任何感傷,coz we will go well.🌈 go greatful and peaceful with everything.

感謝我的每一段軌跡都是如此有力。

哇, 想不到參與了妳蛻變的一週。

今天看到薩古魯的妻子Vijji的故事:她選擇在人生最美好的一刻, 33歲便成道,解脫肉身…這境界,真是令人不解

剛好看到妳的分享 ,以小觀大,有些理解了 。

在一切停留在最美的時候離去,也許是「認識自己, 知道自己的軌跡」的結果 。 

9/16 (三)

面試新工作 ( 品牌行銷類 ), 擔心自己準備不足, 尤其是英文面試, 淩晨三點還在背單字, 身心俱疲下,頭腦突然有個聲音說: It’s ok, take easy, you can do it.

視訊面試 ,因為對方器材出狀況 ,於是請我用簡短的方式,用英文介紹自己的成就。

準備這麼多,反而靠臨時發揮完成面試。之後對方再度和我連絡, 向我介紹詳細的工作內容 ,想來對方是考慮我的,晚上找朋友Chill ,分享這些感觸。

即使很多人說我一定沒問題,我還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次面試經驗讓我知道:其實我是準備好的 ,要信任自己 。

面試完鬆了一口氣真好 , 好好Chill一番吧!

真的每個人都可以信任自己嗎? 我覺得妳是有底氣, 可以信任自己的那種人。

9/17 (四)  什麼是愛自己?

我從找自己,認識自己,到愛上自己,總總花了5年時間。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有一個靈性的自我,一直在逼自己成長。

很多人說:什麼是愛自己?

我跟他說,當你有一天看着鏡子前的自己,不再無視,看着她的雙眼,你會感受到顫動與內心的touch,你會感受到喜悅,你會感受到豐盛,然後自信的望著她。

沒有太多的內心OS,但是當下妳感受到澎湃與心跳聲,最後是謝謝你,謝謝我找到了你。

那就是愛自己,愛自己所有的自卑,愛著你覺得在這世上格格不入的自我缺點。 並且相信着,我們再也不放開手。

那個是全然的愛與信念,不用透過任何人。

愛自己不假外求。畢竟誰喜歡親近一直索取的人呢, 學習靠自己補給, 不造成別人的負擔感 ,才是長久之計。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缺愛 ,至於如何愛自己?又是另一個主題。

9/18 (五) 愛自己的方式

愛自己的方式,是很長的故事。 方式很多種,但我想….不如分享故事比較實際,何況我喜歡分享在我身上發展的奇特故事。

老實說,我非常感謝世界的暫停。 雖然這樣說很不好意思,只是我真的非常感謝也感恩。

我是一個會不斷比較自己,逼自己前進的人。

我可以在一個工作表現專業的同時,產生內心對生命沒有任何的期待,這是一個極大的矛盾。

那個時候,我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世界好快,但我感受不到每一秒鐘的生命意義。

內心自己感覺在哭泣,所以外在的我,就更冷靜甚至是冷血。 我有時候故意創造出沒有表情的自己,因為我把自己變成透明,我希望消失。

哪個時候,我大概知道,我對生命困惑了。

哪個時候,我開始往外尋求幫助。透過家族排列,透過心靈講座。

老實說,那個效果對我來說是在刺激內在的覺醒,但是有沒有效果之說因人而異。但我確實在低潮時經過家排,透過一種文字及科學無法說明的感觸,我被療癒了。

我解放了內心最大的沉重「我不值得」。

我的內在論定自己「不值得」,「真的嗎」? 讓我走了好多年的委屈及迷惘。

即便我在工作上擁有超強表現,即便我擁有很多豐富,我都覺得不足。

我一直在外求認同,我一直在比較,其實是內在很不認同自己,所以當蠟燭將被燒盡時,它也即將熄滅就是這個道理。

當我決定為自己做點改變時,我開始看一些宇宙解密之書。我是理性邏輯的人,所以通常還是要先看理論派證實的內容,我才得去相信吸引力法則, 其實是量子力學的一種延伸,宇宙是怎麼來,人是怎麼來。

我開始讀這類燒腦的書,但以上這些怎麼來問題,我在國一時就與同學討論過,他跟我說是細胞,哪我再問細胞怎麼來,他覺得很煩,就說是空氣,水….,然後一再詢問空氣怎麼來。我想那時要是有google就好了。

我一放假誰都不見,就去大安森林公園,一天8小時在綠地上。

因為世界暫停,內在的我給外在的自己一個說法,那就好好陪伴自己,反正現在不能群聚。

我想這是我愛自己的第一步,追隨內心想做的那個舒服。

第二步,我開始理解了宇宙微調論,所以我進而原諒了我遲遲不放手的原生家庭問題,我最後選擇了原諒自己與自己和解。 我跟好久沒聯繫的朋友和解,我跟父母和解,我跟自己和解。

第三步,我不再追隨腦袋的任何一種情緒,我開始學著看著內心的他們,這條路最辛苦。

第四步,意圖法則。 如果你的一切是來自愛與和諧,哪你的起心動念就會改變自我價值及外在觀感。 那個時候也是我決定離開目前工作的時候。很多人擔心我,但我異常的平靜,異常的保有信念及樂觀。

這時候你會知道,你在脫離集體意識,創造了自身的精神價值與意念。

第五步,我每天開始變成了,自己更好的樣子。鼓勵著他,稱讚著他。 即便有所恐懼,也相信著他可以面對。這是完全自我的沉溺。我以前不敢看鏡子前的自己,覺得牙齒很醜,臉上一堆疤,毛孔粗大,鼻子很大,眉毛很粗。我沒有一個是好的(還有頭髮很油)。

現在我可以看着她,甚至是看著曬黑的自己而深受感動。 我在高中畢業後從不穿短裙,到現在37歲,我開始穿短裙去露那個賽德克巴萊的壯壯腿。

我釋放了那個不值得擁有一切的自己,然後現在無敵愛戀自己。

表象是一個動力,但沒有內心的怦然,生命就不會有精彩。

回到內心,愛上真正自己,懂自己。 你追尋的就是讓自己更開心,純粹的開心。 而那個關係或者是誰何時要來,你也不用著急了。因為你並不孤單 !

當你愛上自己了,宇宙就知道你已經進一步了,絕對會給你更多的功課及挑戰。 😊😊😊

9/19 (六) 每個人都可以信任自己嗎?

真的每個人都可以信任自己嗎?自己沒有實力的話,信任自己,會不會是一種自大呢?

信任自己跟自大是不一樣的。 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常被這兩個名詞搞混。

舉例來說,信任自己的前提,是對一切事物充滿尊敬以及謙卑。 而我也相信,當你認真在經營自己專長時,自信也是從培養過程開始累積,最後成為了專業。

相信自己,信任自己「你可以的」,意思是給自己鼓勵,而且對任何人事物充滿尊敬及謙遜。

在我上次分享給老闆的「遠見說」,也是同一個意思 :只要你消除缺點,遠見才能為你顯現。

整個宇宙以及人我,都在講自省然後向外延伸發展,創造凡事皆有可能的機率波。

所以當你擁有了對一切事物的坦然,你的自信就是來自你的實力(專業)。

如果你沒有實力,那就是要去讓自己練習,讓自己真正去體驗一切,並接受一切過程。 如果你不夠謙卑,宇宙也會藉由一次再一次事件,提醒著你。

每個人都該信任自己,這是不變的法則。不過也要知道,混沌理論有一說法,能量永遠會遵循阻力最小的途徑。意思過程是不斷優化,不斷嘗試與體驗,從中吸取最小阻力。

從這理論來說,自私其實就是天性,這沒什麼好去說嘴。當宇宙方程式設定模組都一樣時,你便需要透過後天的自我反省去優化自己。

所以為了面對不可知的未來,生命採取不斷的嘗試,反省,記取教訓,自我調整。 這就是從宿命論改為凡事皆有可能的機率波。 (這跟Tenet宿命論很不一樣吧!)

還有千萬記得,過去改變不了現在及未來。好像又說遠了。 我的意思是,相信自己前提,就去優化自己吧。 只有這樣,你就不會落入自大的迷思。

哇!好多理論等我探索,目前得到"自省"和"優化"這兩個關鍵字,收穫頗多。

自私、自大、懶散…種種負面特質是天性,重點是「後天自我優化」和克服它。

9/20 (日) 能做、想做、只做

知道Ake 這周才剛結束一份正職工作,馬不停蹄的繼續參與未來工作們的面試。雖說精力有點耗損,但一切看似順利,Ake有充分表現了自身優勢與長才,現在就等資方全面性評估了,畢竟這些公司來頭不小,我便延伸出一個問題:

關於interview , 家人曾經對我說: 有人(公司)要妳就不錯了,還挑三撿四 …

可我覺得工作某種程度上像另一伴 ,不能完全取決薪水高低,或其它單一要素,而是綜合評比的結果,我相信正常的資方也是這樣考量的,這樣想很天真嗎?

正常來說, 我們的父母輩都有一種:自己小孩很平凡, 但又有一種很強烈的望子成龍成鳳的思想 ,所以那個年代會告訴老師 :麻煩老師教, 如果讀不好, 你可以打可以駡 (如果其他人跟我同年,但他們父母不是我說的類型 我只能說 well 你們很幸運)。

對於工作來說,有分不同的階段的界定與選擇。 剛大學畢業,只有5%的人,是做真正自己想做的,甚至是很篤定未來往這個方向發展,而且只有這5% ,以大學生的當下,可以做到他想做的職務。 記得只有5% 或者甚至更少。

真正想做跟能做,再到我只做, 是完全不同界定。

所以,回到我身上,我很慶幸自己是哪5%的人,我經歷「做」的各個情緒轉折,而我跳產業跳得有點凶,大部分人認定為不穩定,但我可以說,因為我太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等到機會的到來,然後狠狠的跳上去,抓住每一次機會,好好的展現自己。

這個也是你累積身價的過程。

綜合以上,在現實社會,你必須要有相當的經歷,才能走到「我只做」的程度。

我花了15年,每階段都在蛻變。 而未來新的年度,我只期望工作是一個善良有愛,且教學相長的工作環境。 而資方在面試你時,除了要知道你過往成績,同時也要知道未來你能夠給出什麼,或者未來的建議及機會點, 由此來了解你是否是他在搜尋的,然後評估你的Personality。

當你得到更多認同,那你可能得到你要的薪資以及成就感。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是那5%, 那就轉換觀念,試著朝其他面向,往目標前進。 那就變成 :我能做先、再想做、後只做。

能做、想做、只做⋯我的繪畫事業是處於哪一個階段? 我應該來好好界定一番。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因應方式,所以清楚自己是哪一個層次也是很重要的。

若週記還沒結束的話,真的好想繼續延伸:如何界定自己是哪一個階段(能做、想做、只做)?如何知道自己是5%的人?期待和Ake Li來個番外篇「和Ake的心靈對話」。


品牌數位行銷 👉 Ake Li 的 IG

關於《來賓週記》

每個人都不是像頭銜般的單薄刻版 期許用週記的方式,可以有效率地呈現一個人豐富的內在、 人性化的面向 、一個人的多面向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