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荷蘭生活週記 Dutch diary
-
11/5-11/11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1/5 (一) 和人在東京的妹妹聊天,向她傾訴了好多垃圾真是不好意思,和妹妹同遊的展榮還親授寬版褲穿法,突如其然的和大明星聊天,驚喜萬分。 11/6 (二) 難得11月有15度的氣溫, 把握外出散步的機會,途中坐下聊天,愈聊愈低落,愈往內心挖掘 愈不著邊際,像兩條交叉線似地愈來愈遠。晚上陪婆西施打流感疫苗,巧遇一位中文流利的Ron老先生 ( 來打疫苗的通常是65歲以上) 至今還用app學日文,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令我們很敬佩他,我和婆西回家後紛紛下載app學語言,有時聊天談心愈談愈沒頭緒,心情愈沉重,這時遇到一位有啟發性的人物比言語有力多了,驗證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11/7 (三) 很積極的詢問在荷蘭登記結婚一事,結論是需要媽媽在台幫我拿到出生證明再經過公證人、 外交部、荷蘭在台辦公室,四道手續。像打高爾夫球一樣,起初看不到目標,只要朝目標前進,終有一日會抵達。 再度和婆西談了戴牙套的條件,牙套期間不得應親友之約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預算考量) ,預估2~3年療程,加上每年因為避冬所需,將有 4~5個月不在荷蘭,等於療程會托長。我願意為牙套放棄即將實現的日本學語言一個月的計劃,包括未來至少兩三年和親友們同遊的機會,為了牙套放棄一切再所不惜,好像又回到了以前不顧一切來到荷蘭的我,看來牙套真是我的天命true calling。 11/8 (四) 和展瑞談聯名品牌合作,談到他到北京想到我 ,不禁分享了我對商業/精神潔癖內心衡突 ,「好的商業操作也是藝術」的確突破我的心防, 在這個迷失的時刻有一個明燈真好,展瑞鼓勵我分享我和婆西的故事、不用覺得運用他和妹妹木星的名氣是可恥的,因為名氣放著不用,也不會轉變成更有價值的東西。當然我們之間的朋友/家人關係,不管有沒有合作都不會改變, 卻可以因為彼此的加持,產生加程的效應是無法預估的。 11/9 (五) 整理即將寄出的桌曆的過程中,即興錄製了一些IG即時動態,為昨日的對話做出改變的行動,這麼做對我來說並不容易,甚至有些頭痛,燒腦之後用泡澡來放鬆身心。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njITrW6v1o[/embedyt] 11/10 (六) 畫我家茶席小物被中斷,下午和婆西媽吃午餐描繪了一個醬油罐又被中斷,經過了一家咖啡店,邊喝咖啡邊畫巧克力,要上色時店也快關了,不得不中斷 ,創意奔走雖然一直中斷。一生中和繪畫的不解之緣也是如此 ,即使中途一再脫軌 ,冥冥中總是有股引力帶我回到軌道。 11/11 (日) 收到藝文空間展場釋出的消息,得到了三月為期兩週的個展機會。 自從和展瑞深談後, 便想到這位一年多前曾詢問過我的藝術工作者,姑且一試,在沒有看過場地、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展什麼的情況下就談成了。這些美好的機緣一直都在集體意念中, 等著我們付出行動去捕捉, 展瑞則是一個觸媒, 一切都是剛剛好。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0/29-11/4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0/29 (一) 下午陪婆西到醫院做年度追蹤,看到一些抗議醫院倒閉的布條 ,雖然荷蘭人生病或住院不用煩惱經濟問題,申請醫療給付由醫院和保險公司協調,但醫院給的太過大方,有些作業為了好管理而欠缺彈性,導致保險公司付擔不起,只得下令醫院倒閉, 政府規定人人皆向保險公司買保險的政策也是有隱患的。 10/30 (二) 給婆西看高雄市長兩位候選人的競選MV﹐在婆西對候選人們一無所知的前提下﹐這兩支影片是婆西的第一印象。先是驚訝高雄有那麼漂亮嗎?我說高雄也是有鄉村的﹐我們只去過佛光山和旗津﹐大部份在市區旅遊。只看音樂錄影帶﹐婆西會選韓國瑜﹐ 因為很多人民的面部特寫﹐感覺比較親近﹔陳其邁的音樂風格和很多高空機鏡頭很時尚很炫麗﹐但不免和人民斷了連結﹐韓國瑜則是走俗又有力的感覺。 「荷蘭候選人也會拍音樂錄影帶嗎?」我問。 「不會,荷蘭人不喜歡看政治人物把錢花在這種地方。」 「那人民要怎麼認識候選人?」 「我們看辨論會。」 雖說台灣也有辨論會﹐基本上還是感性主導吧﹐對檯面上的制式化的比較沒興趣。 10/31 (三) 和Tashina相約在森林漫步、拍照﹐ 也趁機會拍荷文版年曆的宣傳照。 11/1 (四) 做了一個清明夢 ( 夢中知道自己在做夢 )﹐前幾次的驚慌失措、 想掙脫、 操控 (做一些日常生活不會做的事) ﹐這次抱著來吧來吧、在夢中待多久也關係的心態、若夢境中的人物有啥需要就幫忙﹐不抗拒也不主動出擊。 夢境裡的事件無章法結構﹐更可能是忘了﹐但感受會留下﹐這次的感受還蠻喜歡的。 夢中的元素﹕電影院 、在車上等救護車的男主和我、聯絡救護車的女人、 一位好心大叔願意幫忙我們。 11/2 (五) 閱讀美麗新世界 Brave new world﹐寫了一篇讀書心得待整理。 11/3 (六) 分享荷蘭生活是一種炫耀嗎﹐婆西說我的週記傳達:自從我找了一個歐周的男人就不用工作﹐整天到大自然散步﹐不免有炫耀之嫌﹐也許光看照片頗炫耀﹐畢竟拍照的時刻總是覺得美﹐歡樂時光才會想留念﹐唉﹐這也不能怪他﹐婆西看不懂我的文字﹐不知道我在寫什麼﹐不然他會有更公平的判斷﹐不用工作比需要工作是更有苦難言的﹐相信有人想打我了﹐例如我無法和別人解是如何維生的﹐大部份要假裝自己賣畫維生﹐ 每個人在這世上不都要有一個標標籤與人交流嗎﹐我並不排斥由藝術家這個標籤切入﹐ 這樣很假但蠻好用的﹐現在沒有更好的切入方式先得用且用吧﹐況且這個標籤我也挺喜歡的﹐有人會接受沒有職業、標籤、身份的我/你嗎﹐ 若有人跟我說他是一個什麼都不是﹐ 什麼也沒有的人﹐這就是真實的我﹐我會敬他是條漢子也敬而遠之﹐ 因為他是個瘋子。呵呵﹐笑罵皆由他吧。 11/4 (日) 和婆西第妹打閃亮高爾夫﹐得到第一名我也很驚訝﹐太浮燥想一桿進洞反而愈彈愈遠﹐不想著目標慢慢朝目標推近﹐三四次總會進洞的﹐從高爾夫悟到些哲理也不錯。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0/22-10/28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0/22 (一) 中午時陪婆西捉寶可夢,順便測試新手機(婆西的二手機)的新人像功能,不至於無聊。 10/23 (二) 天氣從早陰到晚然後就暗了,真是陰鬱,現在不能依賴外境,要從內在尋找陽光,以太空人為榜樣, 有那麼誇張嗎…現在中文版和荷文版的年曆設計都告一斷落,賣完年曆之後想學日文和鋼琴 趁著等預購人數和印刷的空檔,練習日文和鋼琴, 先培養習慣也不錯。 木星一口氣和我成完成兩篇交換日記,真是服了她。姐妹交換日記?傳送門:紅=影響力? 星際效應的阿嬤 10/24 (三) 一早接到媽的Line 分享了好多張木星新家的照片,還附上每個角落的註解,想像著美娟攝影師魂上身的樣子, 看著她有生之年透過科技能和子女分享趣事,真是感謝智慧型手機。 中午出了一會兒太陽,把握陽光去探望牛大哥,可是到了現場就陰天了。 10/25 (四) 下午出門領了自己原創的手機殼、寫了一封信給妹當交換日記的題材、網購了一雙鞋、忘了練琴和日文、沉迷於滑FB, 一天就這麼過了。 10/26 (五) 為了剪接年曆宣傳片找到了很多素材,連木星未割眼袋的過去都重見天日了,我的粗眉也不遑多讓,好好笑。塵封的影片終於派上用場的一天,醞釀多時的想法突然行動起來也不知不覺剪到午夜,享受創作的活力,就是所謂的心流吧。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r4Z8lL6Os[/embedyt] 10/27 (六) 到朋友的森林小屋餐聚,進門為了要親小孩, 彎腰差點跌一焦,好冏好好笑,幸好有保住我做的炸雞。 10/28 (日) 昨晚11到家繼續剪接到兩點,今天就嘗到背痛肌肉痛的苦果,可能是昨天坐在輕盈的椅子聊天太久,屁股肌肉不停施力保持平衡,免得再度伏街。中午上傳桌曆宣傳片_秘魯記事到FB又回去躺平。下午四點到一家吵雜的咖啡廳坐坐,有點落漆的一天,不過我也不介意,藉著賣年曆整理好這些年的旅行,加入水彩創作全新的表現方式,想到就充滿動力,這就是賈寶玉的無事忙吧。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0/15-10/21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0/15 (一) 水彩連畫三次找不到感覺, 太求好心切反而畫不好, 我要放鬆Let it go。 10/16 (二) 和婆西的外婆去醫院的疼痛控制科,學習電療機器的用法,才知道電療的原理是仿造觸摸﹕有些疼痛不會消失,但藉由觸摸可分散注意力,達到安撫的效果。 回想自己的阿嬤也很愛電療,愛到視為萬靈丹的地步。看過一個原始部落的紀錄片,部落的老人會光著身子 (他們日常就穿得不多), 每日讓族中晚輩全身按摩撫摸,研究也發現擁抱可以增強免疫力,古老的智慧得到驗證。 現代文明社會就不方便這麼做,尤其是失去伴侶的老人,誰來撫摸和擁抱呢? 等我們老的時候,應該就是機器人來照顧我們吧。 除了抱我們上下樓的功能,開發身體撫摸的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開了一個腦洞﹐也格外珍惜現在有人可以擁抱的機會。 10/17 (三) 非常執著畫這張作品,畫了至少6次還是找不到感覺,有些回憶之美是無法超越的,該是放下這份執著。 10/18 (四) 自己完成年曆預購頁,我也很意外,不愧是從 Dreamweaver年代走過來的網頁設計師呢。 這次完全個人化的主題,不知道別人有沒有興趣?再者,所有的創作不都會沾上作者的個人色彩嗎?是應該放寬心,順其自然。 最近看到許醫師分享以下一席話,年曆中斷一年後重新出發,稟持的也是此信念。 寧願好玩,也不要做好。 寧願好玩,也不要賺很多錢。 寧願好玩,也不要成功。 寧願好玩,也不要負責任。 晚上婆西媽媽來探望,還為我們做了南洋風味的甜點。 10/19 (五) 下午探望婆西住在老人住宅的外婆 ,每週有團康活動,主打讓老人不孤獨,這裡還不到養老院附有醫護人員的程度,也好奇台灣有沒有類似的老人活動中心? 晚間和婆西媽一起去溜冰,每溜五分鐘就腳抽筋,不得不坐著按摩腳,嘗試了幾回還是打道回府,唉,我還是在住家附近散步就好。 10/20 (六) 婆西和我分享台灣上了荷蘭的頭條新聞:一萬多人宣告獨立的遊行。假議題都無感了,不過還是對比一下台灣的新聞,也因此認識韓國瑜這位參選人,看了幾則有關他的Youtube影片,我被圈粉了。 10/21 (日) 早上邊散步邊捉寶可夢時遇見這顆美麗的樹。 下午到附近的購物中心午餐,餐廳內聽到廣播普悠碼火車失事的新聞,台灣連續兩天上了荷蘭的頭條新聞,真是不尋常的多事之秋。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0/8-10/14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0/8 (一) 閱讀悉達多一書﹐熱淚盈眶。諾貝爾得主﹐德國人赫尔曼·黑塞的詮釋將佛陀幻化為二﹕一位出世﹐一位入世﹐殊途同歸的旅程。看完內心澎敗不己﹐相見恨晚更是時機到了。有時也想人生若走不同的路﹐會是什麼光景呢? 一位回台灣﹐一位待在荷蘭;一位兒女成群﹐一位沒有子女;一位職業婦女﹐ 一位家庭主婦。這兩個我若相遇﹐只想互相擁抱﹐明白彼此是無法分離也從未分離。 書摘﹕一位真正的求道者﹐不會接受任何法義﹐但得道之人卻認可任何法義、道路和目標。 10/9 (二) 大學同學即將來訪﹐為了安心地陪大學好友同遊荷蘭﹐今日很積極的將中文版年曆修改到可以印刷的階段。 10/10 (三) 十年未見的朋友﹐資工系的清祺在荷蘭聚首 (現在是工程師)﹐ 學生時代的我們各為班上的公關﹐舉辨聯誼而認識﹐想當年在南投集集騎協力車﹐ 足跡遍及一中街、桃園火車站、85度C咖啡;十年後﹐相會阿姆斯特丹、同遊羊角村、烏特列茲城市漫步﹐不禁有錯覺之感。 10/11 (四) 婆西幫一位鄰居老先生錄影教堂的表演﹐還可以順便逛市集﹐臨時起意向朋友提案這個當地人才知道的活動﹕一個傳統的小鎮﹐一年一度的馬市場﹐ 盛況空前和台灣的夜市不遑多讓﹐馬市集後還到了小孩河堤看風車﹐略盡觀光客的責任。晚間婆西累了先回家﹐我們便在我長居的城市 Utrecht 漫步﹐也聊聊兩人十年的轉變。 10/12 (五) 前兩日緊湊的行程﹐很高興回到自然醒的生活﹐帶上咖啡和婆西附近走走﹐秋天的紅葉像是用鮮血染的﹐不由得狂拍照。 10/13 (六) 期待遇見昨日的天鵝﹐ 景物依舊﹐佳鵝不在 。看到很多野鴨追逐﹐活潑的姿態 ﹐甚是有趣。 10/14 (日) 到女王的森林散步﹐撿到了好多粟子。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姐妹交換日記:對方沒有自己就會GG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Dear sister, 和展榮在泰國廢得愉快嗎?剛和朋友聊到關係, 發現很多人共同的困擾是感受到對方不能沒有自己而卡關, 這個世上真得有一個人非得需要另一個人嗎?我不知道。 最近讀到蠻有共鳴的一句話:「朋友之所以為朋友,就是不需要彼此。」 對應到任何關係﹐家人、同事、伴侶… 好像也是如此。若婆西表達出沒有我不行﹐我應該會想逃吧。 我曾經迷戀過這種被需要的感受﹐一直都不清楚是在滿足自己的一個什麼東西﹐事過境遷才覺得這麼拚命真是莫名奇妙。 會和妳分享是最近看到報導﹐當群人被問到﹕「團體中那一個人可有可無?」大部份的團員指向妳﹐以妳優異的鈍感力+做節目效果﹐ 相信妳不會放在心上﹐因為連妳都指妳自己。 自嘲是最高級的幽默﹐ 必需給妳一個讚。 可有可無的強項﹐在於和妳相處起來最沒壓力﹐ 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妳看現在展榮和之前茵聲出國都一定要帶上妳﹐ 可有可無的微妙耐人尋味。願我們對彼此都可有可無﹐才能sister 4ever唷。 #木星牧雨的姐妹交換日記 迪爾內臟脂肪過高牙籤: 今天正是第一天,明明出國感覺是放鬆,但其實也默默的在做些台北的公事,展榮的電話也是沒有停過,果然很有老闆風範,彷彿我們來泰國是出差的? 關於妳提到的「感受到對方不能沒有自己而卡關」剛好前幾天也才跟茵聲聊過這話題; 是人都一樣,渴望著被需要的感受,但其實又知道,真的沒有你(自己),事情其實一樣也可以進行下去(很殘忍嗎?現實有時比較傷人,你也可以選擇夢幻泡泡過生活)但我又天生有點犯賤,還是想做下去,告訴自己「我可以的!」 其實我也很常卡關,但是我很感激我是這團體的一份子,以往在演講的時候,總是說我們七個人,每個人都是一個螺絲釘,每一顆釘子都有它存在的必要功能,若是哪裡沒有鎖緊鬆脫了,整個團隊也就無法穩固。 雖然有時候我無法說出對團隊的未來或是規劃(太難了啦,現在想想壓力還是很大)但是不管如何我會用盡我最大的力氣和愛去跟隨大家,這顆愛的螺絲釘,我會鎖到它花牙,死也不讓拔出來,給力吧? 有位小仙女上神?♀️就說:「團隊人很多,有時後沒想法不是不好的事,人多嘴雜,跟著做就對了!」頓時讓我茅塞頓開、八門全開,團隊讓我學習很多,目前也還再持續研讀中,每次都是一種新的療癒。 至於出國帶上我,是因為我真的太好約okay?外加我覺得我有一天會死掉,趁死之前多看看,感受一下這世界的美好(跟糜爛)以後下地獄還是上天堂前有段跑馬燈還可以回味一下,證明自己還算是沒白活??。 #木星牧雨的姐妹交換日記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9/24-9/30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9/24 (一) 秘魯行影片有一位木星的粉絲留言,透過我的頻道而了解妹妹木星真正的所思所想…絕非僅止於為了表演效果做出來的喧囂。雖然我和妹大部份聊得都蠻膚淺的,但偶然有感而發也能擦出不少火花呢。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3oIhCxz-Fo[/embedyt] 為了打破宅宅的一天到麥當勞喝咖啡,婆西閱讀麥當勞提供的免費報紙,荷蘭一份報紙約NT.100多元,有省到。我讀叔本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深奧難懂。有劃線一句 真正的藝術是呈現本質而非意見 ,因為本質是亙古不變的, 意見卻是隨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深得我心。 9/25 (二) 婆西的弟弟妹妹來訪,我煮了牛丼招待,家裡沒有牛五花,於是把牛排切小條,妥協的版本也足以讓他們讚不絕口,荷蘭人在吃的方面真得很容易滿足。 9/26 (三) 我們在喝咖啡的時間, 婆西談到受了薩古魯的啟發,想探索靈性道路,問我要不要參與?我們都不知道靈性是啥意思,先答應再說。靈性是宗教嗎? 是個性嗎?或一切和物質無關的概念…不知道才值得探索。 9/27 (四) 把年曆作品和的相關畫中人分享,大家都不介意販賣,得到大家的首肯那我就放心了。營利用途中不竊取別人的能量,才能賺得心安理得,花得開心。 第一次收聽許醫師的線上冥想課程,很用心錄製的催眠引導,第一週的主題是找回自信心,回溯小時候第一次學會的事,日常生活中也做了很多成功的事,我們都很棒只是我們忘了,過程中有些感動,期待下週的主題。 秋季踏青趣,兩小時戶外活動達標。 9/28 (五) 繼續荷文版年曆設計。 逛書展感覺像舊書攤﹐氣氛有點沉悶咧。 9/29 (六) 早上六點起床沒有回去睡回籠覺,我的靈魂好活躍。 第一次到朋友演出的舞台劇捧場,勾起大學時代參加去戲劇社觀摩小劇場的回憶。映象深刻的是最後一幕的婚禮,由於小劇場的舞台通常和觀眾席很接近,仿佛所有的觀者都變成了婚禮見證者,劇場的感染力還是影視無法比擬的。 9/30 (日) 喝完咖啡到購物中心採購秋季新裝,參考一下新外套,挑剔的婆西難得試穿合身。 到荷蘭難得的超市+餐廳Jumbo Food Cafe, CP值極高的美食街,由於此區多元文化 ,提供多國精緻的料理,從超市買的微波食物也可在店微波/烤箱,也有現煮的中式料理、現烤Pizza…,對於荷蘭人也是新鮮的概念。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9/10-9/16荷蘭生活週記
9/10 (一) 開始年曆的製作。 收到媽媽的Line: 美娟新發現的排隊美食。回台灣紀錄媽的生活,寫「美娟的生活週記」,應該很有趣 。 晚間趁婆西上靜坐課,又取了他的硬碟回味照片 。這組照片是十年前,出發到荷蘭求學, 啟程的前兩天, 一家人到觀音像拜拜,保佑我出外一切平安。這些照片保存了家人的愛及上天的愛,現在看來覺得備受恩寵呢。 9/11 (二) 將自己的一張作品送二手家具店 ,之前看到其它人的畫淪落到裡這裡,覺得挺悲催的, 輪到自己時,只想解決畫放在床底不停長灰塵的問題,頓時充滿同理心。 下午和婆西在城市中漫步 ,兩小時的戶外活動, 達標。 晚上看電影神鬼奇航5: 死無對證 很喜歡傑克船長, 絕情又深情的角色 ,若一個人的性格能整合任何相反詞 , 輕浮/沉穩、勢利/大愛、膚淺/深刻、男性/女性 …是很有魅力的。 9/12 (三) 來荷蘭十週年紀念日, 沒有慶祝地渡過平凡的一天, 回首十年, 想起唐望的話: 若是走在心的道路上,會很愉悅,走在沒有心的道路會要了性命,雖然兩條路都不通往任何地方。我的人生蠻能驗證上述呢。 9/14 (四) 昨日足不出戶,本日痛改前非執行戶外活動兩小時, 達標! 9/15 (五) 年曆製作差封面封底設計, 請給我靈感吧! 9/16 (六) 年曆設計進度﹕上午再拍一些素材,看能不能拼湊出一些火花。 走路到附近的購物中心,測試是否能達成兩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平常我們都開車,散步才發現原來我們住的地方這麼美麗。 9/17 (日) 下午整理大部份的週記, 之後便到土耳其超市買菜。 充電時間﹕看到木星Po了一張群人的美照, 便拿來臨摩一下, 晚上就在畫水彩中渡過。 本週小結: 沒有達到每日兩小時之戶外活動的目標, 但有儘量做到每隔一日兩小時戶外活動 。 年曆設計有一些頭緒了。
-
9/3-9/9荷蘭生活週記
9/3 (一) 進行的案件略有眉目了﹐就差Final touch…一星期前也是這麼想的。 晚間趁婆西不在﹐又取了他的硬碟﹐回顧以往的照片﹐據說這是老人的興趣﹐可我很早就有此症狀。這一組照片是荷蘭剛畢業時﹐2009年回台灣﹐ 馬上飛奔夜市﹐ 一時興起買了一些衣服﹐ 藉著上傳奇摩拍賣之名﹐行當模特兒之實而留下這些實驗性的照片。 9/4 (二) 夢到某人去世﹐親戚可惜此人沒享福就走了﹐我引用「我愛的人要走」一書中的話﹐ 安慰道﹕「有些人認為他們盡完了責任﹐不能再照顧家人就會離世﹐他們不是來享福的 。」好險是夢﹐ 因為在現實世界應該會被認為白目。 醒來又想﹐所謂的享福是什麼呢 ? 受苦或享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趕緊從床上起來為自己做一杯咖啡﹐比較實在。 晚間看Ready One Player, 大意是未來世界﹐人的工作就是整天玩虛擬遊戲﹐聯想到現實世界是否也是一場超擬真的虛擬遊戲呢? 有些人擅長金權玩成了大財團﹐有些人不墨守成規﹐ 異軍突起﹐ 既然都是來玩的 ﹐玩的盡興就好。 9/5 (三) 一週前就說要整理 ﹐今日終於踏出第一步。 下午和婆西外出吃午餐﹐本來要找咖啡店﹐數位牧民一下﹐不料婆西吃完就想睡午覺 ﹐在購物中心買了一些菜就回家﹐電腦白帶了。 受到王大喜剛從Burning man回來的啟發﹐便好奇看了Burning man的記錄片﹐這個活動是在沙漠中建立為期一週的城市﹐期間不得有金錢交易﹐參與者靠交換﹐分享﹐取得生活一切所需。我查詢門票 、製裝費、 自備裝置藝術 、交通費 … 為了要遇見氣味相投的人﹐得花費不少金錢和心思﹐不見得要交朋友﹐光是知道我不是孤單的﹐便可帶來極大的安慰。 9/6 (四) 吃完早餐突然一陣睏﹐回籠覺又發作睡眠麻痹﹐仿佛看到黑影﹐聽到新聞挖挖的談話﹐連片頭音樂都很清楚﹐意識到這是幻聽﹐ 告訴自己再忍一會就能動了。大白天還是別睡懶覺。 昨日畫的水彩有點死板﹐參考B6速寫男透明又生動的風格﹐又重畫了一張。 9/7 (五) 下定決心收尾案件﹐到了再畫下去也不會再更好的地步﹐就是結束的徵兆 ﹐好比一個美人去整容也不會增加多少分﹐只能放下它、 接受它。 9/8 (六) 多次讀到每日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有益身心健康﹐恰巧5:00多就醒了﹐便到公園散步故意走很慢﹐回到家也只不過半小時。 終於迎來案件結束的心情﹐寵物的題材不常畫﹐卡了三個星期﹐下午和婆西去Mc Cafe嚐鮮﹐找回閒情意致真好。 婆西一時興起想吃Roti 蘇利南捲餅,到一家店關門了又跑到另一家店,結果走錯到隔壁的印度料理,將錯就錯地點了一個印度綜合烤肉全餐附飯,令人費解。耶~晚餐不用煮。 9/9…
-
8/27-9/2荷蘭生活週記
8/27 (一) 早上接到台灣荷蘭辦事處的電話, 說明無法受理Percy的180天觀光簽證, 要待台灣超過90天只能尋工作簽證或結婚二途,權宜之下,90天之後還是得出國過水再入境, 刻意為之,只能盼著海關檢查Percy多次出入境台灣記錄良好,且無不良意圖的份上,再給90天入境。 晚間Percy的巨人朋友200公分的Micha來訪,和我們分享在市區的新家正在修整中的好消息,我們還一起看了Netflex的Dark Tourist,探索一般人不會去旅遊的地方,看完反而有想去的衝動,莫非是反相行銷。 8/28 (二) 早上10:30到Elise新家參觀, 佈製的好像咖啡店﹐真是後悔沒帶筆電和速寫的工具來文青一番﹐特別的是在花園裡有小小的養雞場﹐也讓我體驗一下農家的餵雞樂趣。 8/29 (三) 來看圓仔的在荷蘭的遠房親戚﹕星雅和武雯﹐參觀這家由China認證的最美熊貓園區﹐不免被問到這兩隻熊貓的名字是什麼意思﹐我說是星星和雲﹐好險常聽Youtube蔣勳講紅樓夢﹐有一回他講解晴雯的名字﹐這才回答得出來﹐慶幸看Youtube也能不知不覺中增加知識﹐真是感謝蔣勳。 8/30 (四) 續畫案件兩個多星期了﹐每天都想結案卻一直找不到感覺﹐不如轉換心情測試新買的畫紙和水彩﹐ 畫完有心情做家政婦﹐晚間和Percy散步。 8/31 (五) 參觀Bram和Melanie的Tiny House ﹐在房子愈大愈好的觀念下﹐Tiny House意味著主流價值的反撲。這家迷你房約台幣一百多萬建成﹐屋內充滿屋主的巧思﹐原來擁有房子也可以這麼簡單。有時擁有愈多東西﹐壓力愈多﹕其實東西不用多﹐讓自己只被美好的物件包圍﹐身心上皆有空間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少即是多。 9/1 (六) 續畫案件﹐ 還是沒感覺甘脆畫打掉重練﹐什麼時候才會完工啊。 9/2 (日) 本日行程到Cafe 體驗digital nomad數位牧民的生活﹐但心中還是掛念著未完成的案件 ﹐又無法拒絕外出的誘惑 ﹐ 每次都想﹕這次是最後一次接案﹐下次不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