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荷蘭生活週記 Dutch diary
-
1/14-1/20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14 (一) 整理上週的日文生字, 試圖把它背下來, 不過到現在也忘了差不多。 1/15 (二) 這兩日為了加強日文口說 , 錄下自己的發音, 也思考如何突破? 語言交換夥伴、 到拉面店打工…。 1/16 (三) 來了一位攝影師來幫雜誌的內頁的生活照, 訪談婆西有關跨文化伴侶的主題 ,荷蘭人真的很愛探討文化, 對我而言, 文化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 ,深究為何如此表達 ,便會發現人性是共通的, 不外乎想要讓別人感覺有錢、有閒、有地位、有品味 … 唉呀, 人家是覺得我們的愛情很有趣才來訪問我們的相處之道, 實在不宜憤青。 話說照片拍的很棒, 看起來我倆像閒來泡茶談琴之文人雅士, 其實吉它是拿來妝點沙發,專業的攝影師,一切以構圖為考量, 和這位女攝影師聊到她所去的國家(非洲 、中東)從來不在我的清單上, 而我和婆西去過的國家(亞洲)也不在她的清單上,透過彼此的遊歷也突破了同溫層,聊到若稱讚了伊朗人什麼東西, 伊朗人就會馬上脫下贈與您,有趣,我自己也有這種症狀,僅限於自己用不完的小東西。 1/17 (四) 又忍不住進行了置物櫃的斷捨離, 每次回台灣前總是房子汰舊換新的時刻, 自從住在荷蘭, 每年的期待就是回台灣, 仿彿要回台灣才能重新啟動荷蘭的生活, 就好像每天要喝咖啡才能啟動一天的生活。台灣真是我的咖啡因啊。 1/18 (五) 畫作的斷捨離: 把囤積許多的畫作用白色重新覆蓋掉, 也沒有很斷捨離, 算是回收畫布、重新利用。 1/19 (六) 洗最後一波衣服。 1/20 (日)…
-
1/7-1/13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7 月曜日 每日一句日文日記: クロゼット を 斷捨離 する。 (中) 衣櫃斷捨離。 1/8 火曜日 每日一句日文日記: 収納棚 を 斷捨離 始める。 (中) 開始雜物櫃的斷捨離。 1/9 水曜日 每日一句日文日記: 収納棚 を 片付け が 続ける。 (中) 繼續整理雜物櫃。 1/10 木曜日 臉書愈來愈令我心神不靈, 看到妹妹置身在美麗的雪景 ,而我置身在雜物堆,雖然在家裡整理東西比在雪天旅遊舒服的多,也接受自己見不得別人好的本性。 每日一句日文日記: フェイスブック を 停止する 必要が ありますか? (中) 該停臉書嗎? 1/11 金曜日 整理書櫃中和婆四在一堆書中讀起書來, 宛若置身圖書館 , 下午和在日本的妹視訊也算神遊北海道 , 其實我也不是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一旦感受到參與感還會祝福別人,觀察到自己的模式真是奇妙。 每日一句日文日記: 本棚 を 斷捨離 する。 (中) 書櫃的斷捨離。 1/12…
-
12/31-1/6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2/31(一) 跨年日回顧2018的開始是阿嬤的離世,婆西緊接入住加護病房,也許是這個緣故加上本命年, 走平安就是福的路線就好,雖然沒什麼突破, 想學跳舞、鋼琴、日文…也無疾而終,很是懈愧。 和劫後歸來的婆西在一起能吃能睡就是福,有太陽曬就算紅利,不敢造次,我是否太阿Q? 1/1(二) 下午散步時享受到幾秒冬陽,回家和媽視訊聊到即將去日本的心情,和我們即將回台的雀躍,又可以再搜集美娟的這一年的美食地圖,想到媽不管去那裡都考慮到我和婆西會喜歡喔,也是很高興的(嗯…心近就好),之後例行的走春 ,拜訪Percy的外婆,今年就這麼展開了。 1/2(三) 阿嬤逝世一週年,看著表妹Line來大家回老家拜拜的照片,雖不能同在,也是同享了溫馨的一刻,體會到這句話的深意:所有的事情到最後都是好事,若不是的話, 那代表還沒到最後。 下午和婆西討論富人愈富,窮人愈窮的現象,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不停地要人掏錢,窮人買富人的產品,小心識別這些陷景,以防落入負債的迴圈,雖然尚未找出變成富人的方式 ,這般的討論還是有消除一些賺別人的錢的罪惡感,尤其對我們個體戶而言,推廣自己的服務/產品不用覺得不好意思。 1/3(四) 新的一年想挑戰奇幻的畫風,剛好在茵聲的臉書滑到這張,心靈契合就拿來臨摩一下。最後點綴這幅奇幻的TGOP,茵聲媽春素回覆:以為是中國的童子圖,很有過年的氣氛, 的確有新年好、新年到的Fu。 1/4(五) 學了幾個新日文單字,沒多久下午四點多又得準備晚餐,為追劇之夜做準備,這回追動畫「一拳超人One punch man」 感受強者的孤獨、 無聊、 沒有人相信他的日復一日的訓而成為強者這般言論, 使得他不得不引用成功學的書, 講一些高大尚的話使人信服, 反映求速成的現象,戲謔中帶有深意。 1/5(六) 這兩天輕微的喉痛、流鼻水, 用蜂蜜檸檬來啟動療癒力。 1/6(日) 受到學弟彈鋼琴影片的激勵,今日竟開始練習荒廢多時的鋼琴。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2/24-12/30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2/24 (一) 和婆西的外婆媽媽一起吃中餐外賣,渡過一個溫馨的平安夜。 12/25 (二) 和婆西爸爸的家族到市中心吃東歐風味的餐廳,因為大家想喝酒而一起坐公車,挺有趣的,心中突然浮現我和這些人緣份不多了的想法,抱著珍惜感恩的心,一期一會的精神同樂。 12/26 (三) 花了三個多小時拆禮物,我也是醉了,收到許願清單寫的禮物,還有「聖誕老人」的驚喜,都是很實用的禮物,大心。今日的大餐很合我的胃口,榮登三日之首,可惜吃完最後一道點心,婆西頭欲裂,馬上開車回家吐,正欣慰自己全身而退,渡過了三日密集社交,而他劃下了這個不圓滿的句點。 12/27 (四) 原本以為連續三日聚餐即可,今日又和婆西的舅舅一起吃,好在本日是小團體,也沒什麼社交的壓力,就當是省了一餐,又存下一些回台灣吃好料的預算。 12/28 (五) 得知妹妹木星和黑鬼兒將帶爸媽去日本,心中五味雜陳,往好的方面想 ,只要有兒女願意帶父母出遊,就算是別人家的兒女也好,長輩心中一定很欣慰。為什麼主導的角色不是我呢?和父母的課題中,我要學習當個配角或觀眾,祝福他們的順利成行,偶爾把舞台給別人,不一定每次都要參一角,成功不必在我。和妹妹分享以上絮語,她直接大笑,只要是父母快樂,哪需要在乎誰才是主導呢? 對,我很好笑我知道。 12/29 (六) 下午剪接2018回顧影片,晚上婆西的朋友來玩桌遊,給他們Man’s talk的時刻,自己在房間錄製了縮時:線稿的部份 ,也算有創造力的一天。 12/30 (日) 剪接完2018回顧影片, 年度總結:不管發生什麼 ,最後都會變成心靈的微笑,不如早點一笑置之吧。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mo4i0_mHe4[/embedyt]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2/17-12/23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2/17 (一) 終於開始動工心中累積已久水彩案件。 12/18 (二) 邊畫還邊錄製了縮時,畫完線稿 Ron和Linda聚餐的時間也到了,做了荷蘭蜿豆湯,台式炒米粉,還一起坐在地上喝茶,時間很快就過了,只是幫Ron設定線上課程, 一直找不到課程有點雷,好在老人家很有耐心。 12/19 (三) 向旅居上海的作家朋友借來的一張照片, 慵懶氛圍咖啡店+望向門外的柴犬, 很有意境的照片, 構圖完美非臨摩不可。 12/20 (四) 致力於縮時影片的製作,這一年追求不打草稿的畫風, 能趁著興頭上和大家分享,以前傳統的大幅作品著墨糾結太久, 常常失去耐心而胎死腹中,能趁著玩心尚未消失前,讓所有技能配合演出, 很開心又開啟了新的創作型式。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Pbbvu95Ao[/embedyt] 12/21 (五) 處理荷蘭年曆的寄送作業及印製無框畫,哇哩咧, 趕不上聖蛋禮物還有新年禮物。 12/22 (六) 和婆西到Ikea餐廳,選了一個邊緣人和合家歡的交界處坐著喝茶,婆西比喻:若我們坐的地方是阿里山,有些人間煙火﹔ 那麼邊緣區就是喜馬拉亞山,身處交界處, 綜觀人間百態,倆人幻想別人的心境及對話,有趣。 晚間將服務頁面大致完工,諮詢頁面也測試完成,欣慰。 12/23 (日) 閱讀、 買菜 、晚上興起聽日文歌學日文﹐把歌詞列印下來跟著唸,若能學會這首歌 ,那真是太屌了。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2/10-12/16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2/10 (一) 不知中了什麼邪一整天學日文, 覺得形容詞+過去式很有挑戰性, 很想把日文文法搞懂的衝動。 12/11 (二) 整理完上週的週記和婆西去購物中心買菜, 婆西踏著雀躍的步伐到HEMA點了一根煙香腸, 吃完一言不發走入一家咖啡廳廁所,出來才知道他吐了全部的香腸,真是可憐的孩子,不能吃的東西又多了一項。 晚間構思服務項目 ,雖說己滿意透過繪畫讓身邊的人喜悅,這一年醞釀三種更貼近更方便的服務項目,期許新的一年讓更多人喜悅。 12/12 (三) 整天很認真製作服務頁面,找到很多值得分享的照片。 12/13 (四) 昨日整天用電腦,今日給自己一個無電腦之日,試過在外散步太冷,五分鐘後乾脆以車代腳和婆西開車兜風,在車上聊到: 旅行又累又花錢, 我們為什麼要旅行/旅遊?大致的反思是:對比聊到工作、財產、個人成就, 旅行是一種最不令人反感的炫富方式, 例如在社群上分享買很貴的東西, 太土豪了;分享美麗的景點, 大多數人都不會反抗反而很喜歡。況且旅行象徵精神生活豐富, 一個人必定是物質不缺才有心情追求精神生活。 旅行象徵富有冒險的精神嗎?在哥倫步、馬可波羅的時代,當時還不確定地球是圓的、航行到地球的邊界會墜落、海上有海怪的世界觀,那時旅行是抱著有去無回的決心;反觀現代人的旅行, 不論跟團或自由行, 大部份的世界都是相常安全且抱著安全第一的精神,這麼一想, 有時太濫用「冒險」這個詞了。 為了增廣見聞嗎?我認識一些人去過很多地方, 但視野還是一樣狹隘, 也認識一些人雖然沒去過很多地方, 但透過網路閱讀,無需親身經歷,便可以豐富自己的視野。 在一個物質過剩的時代, 人們開始追求東西愈少愈好的極簡生活, 旅行體驗比物質更有空間行銷, 體驗的商機是無限的,任何促進經濟的活動都是值得贊許的氛圍下, 我們愈是付出金錢和勞力, 愈是相信詩和遠方是值得歌頌的。 玫琳凱.艾施 ( 美國直銷商 玫琳凱保養品的創始人 ):「人們一生中想要的東西有兩樣, 甚至比愛情和金錢還要渴望, 那就是認可和表揚。 」解答很多明知不理智,但還是一做再做的行為。 自從長居荷蘭後.我的旅行目的就變成回家.不禁令我蠻玩味的。 12/14 (五) 和姐妹們視訊兩小時 ,真是療癒 ,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此話真是不錯。 12/15 (六) 看了Roma這部好評不斷的片, 透過鏡頭特寫無人在意的小人物,淡淡的哀傷又後勁十足。 12/16 (日)…
-
12/3-12/9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2/3 (一) 打包寄到台灣的畫。 12/4 (二) 寄出打包好的畫又剪接了此畫作的縮時,過程中想到可以變成一個訂製畫+縮時影片的產品 ,結合兩項技能。 12/5 (三) 早上來得及吃賣當勞早餐, 婆西還很有興緻去另一家咖啡店續攤,我們討論了一些文化認同的事,荷蘭人的文化就是很愛談論文化,甚至有些誇大文化的影響力,若有不同的意見就用來自不同的文化句點,聊到最後常常有種各說各話的感覺。 回想我在台灣的日子,好像沒有特別強調文化的習慣,若某人想法/行為和我不同,那可能是年紀、家庭、社經地位、教育程度、公德心…的不同,沒想過扣上一個文化差異的帽子。我猜如果點出這些具體事項,可能會讓彼此不快,只能推給文化這種非常抽像也不停的重塑的東西,以此句點較為安全,想來文化這大帽子也挺好用的。也許台灣的外來人相對少,尚未需要思考文化差異的地步,再說強調我們多麼不同,是為了更友善的看待彼此還是表達不想和對方混為一談呢。動機為何,心知肚明。 12/6 (四) 剪接好了縮時短片就到了準備晚餐的時間, 開啟我們的西部世界美劇之夜。 12/7 (五) 網路斷線下午到晚上 ,很任性的乾脆睡覺 ,只能認命的重溫日文, 也算是斷線的收獲。 12/8 (六) 和婆西難得坐公車到市區,發現平常開車沒看到的風景。 12/9 (日) 參觀軍事博物館,了解很多戰爭的歷史, 一想到人類為何而戰,心情有些沉重,不過婆西倒看的津津有味,平常就愛看戰爭記錄片的他,看到這些戰機、坦克、大炮…的豐富展示,又更身歷其境了。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1/26-12/2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1/26 (一) 坦白說公投的結果令我傻眼,睡前看了幾頁叔本華有平復一些,不妨抄書自我勉勵: 這些謬誤還是要走完它的路,在很多情況下,試圖提早揭穿這些東西是不會達到什麼結果的, 這些荒謬的觀點或者做法大不了由於所向無敵而變得越發離譜瘋狂,到最後就算是最呆滯的眼睛也會一眼洞穿其中的荒謬,人們的醒悟己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所以我們應該對這些人說:「儘管瘋狂吧,越瘋狂就愈好。」回頭看一下那些曾經得意一時, 然後就銷生匿跡的狂想和怪行, 我們就能更加堅定信心。 節錄「 叔本華美學隨筆」。 11/27 (二) 應Linda幫我剪了頭髮之約 ,到龍先生家作客, 他們的房子如此大令我傻眼, Linda邊剪髮邊講述靠租房付房貸累積了20個房客,只是房客需要管理,所以他們很忙,不能像我和婆西那麼自由, 回台灣就是一兩個月起跳,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包租公包租婆,幸會幸會。 11/28 (三) 繼續畫作案件,也開始整理我和妹妹一個在荷蘭一個在台灣,姐妹十年的旅程,為三月的展覽收集創作素材,覺得臉書真是回溯往事的好工具,也觀察到Line出世之前, 大家好像把臉書當私詢使用,妹妹叫我還錢之個人問題直接貼牆,好冏。見證到十年來臉書使用者行為的轉變,蠻有意思的。 11/29 (四) 畫作案件終於落款收工,也和妹妹木星聊到如何發表我們這次的創作主題,從這些共同經歷的事件,姐妹的對談中,與會的朋友們可拼湊出我們兩人十年的發展,我再根據這些事件畫圖。這樣觀賞者才會有共鳴,木星也覺得好玩。 11/30 (五) 整理需寄給展瑞的畫作,突發奇想又想多寄一張,反正運費一樣,此張以展榮展瑞的主題, 剛好可趁這個時機一併寄出,正在思考如何Final touch, 一會兒又要忙著做晚餐招待婆西的朋友一起渡過美劇之夜, 連三集的西部世界, 爽! 12/1 (六) 寄出桌曆給秘魯的買家,下午到咖啡店坐坐,原想順道散步,雨不停只好做罷,路過婆西媽媽家吃飯。回家看了日劇「無法為為野獸的我們」第一二集,靠感官和直覺生活的人被這部日劇定義為野獸,真是有些言重了。男主和女主一位玩世不功,一位認真拘謹,個性不同但同樣是載著面具, 我猜這部日劇是講兩位逐漸脫下面具的旅程,有趣會想再追。 12/2 (日) 追劇中渡過宅宅的一天。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1/19-11/25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1/19 (一) 不知不覺看了很多時間看電影解說,真是荒廢的一天。 11/20 (二) 和龍Ron先生相約Food Cafe 驚訝荷蘭人也能領略中國文學之美, 說我的名字「牧雨」令他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那首詩,即時背出整首,令只知道頭兩句的我汗顏,還和婆西介紹了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我也應該讓婆西多了解四大名著,不要因為他是荷蘭人就先入為主, 認為他不懂中文的世界觀。受到龍先生的啟發,回家後便向婆西介紹水滸傳﹕一群正義之士被官僚迫害,不得不上山成為流氓gangster。 他說聽起來像羅賓漢 ,真是有悟性的孩子,可見有些情節還是有普世價值的。 11/21 (三) 嘗試做一個豆腐煎餅完全失控不成形, 乾脆加黑糊椒醬炒一炒, 放一匙在飯上面像極了台灣的魯肉飯, 婆西還全部倒到他碗裡吃光光,失敗品變成新菜單, 應驗了Bob Ross所言﹕創作裡不會犯錯, 只有快樂的意外little happy accident。 11/22 (四) 繼續和展瑞合作的兔子案件。 11/23 (五) 想通一件事:前些日子婆西弟弟和妹妹來我家做客,互問「剛畢業的他們未來要做什麼?」 聽著有一股失落感, 因為現在再也沒人問我這個問題了, 難道在他人的眼中,我一輩子就這樣了嗎? 現在倒是常被問到「一整天在做什麼?」我應該要為這個提問感到高興,不必像十多年前剛畢業時, 面對這類問題感到煩燥。 身為一個少婦一天之內還是有可能性的,若他人預設我什麼沒有可能性,自然就也就不會再有一整天在做什麼之類的提問,那也頗失落的。 11/24 (六) 大清早睡夢中想到我可能錯過開票了,哇哩咧馬上從床上跳起來,看開票直播渡過一個激情的早上和下午。晚間探望剛懷孕的朋友Pilar ,回想2010年在荷文課結識初來乍到的Pilar說她這裡沒有朋友,想和我聊天,她的誠懇令我印象深刻至今 ,也為即將成為媽媽的她感到開心,不知不覺聊到11點。 11/25 (日) 台灣這次以「反同婚」上荷蘭的頭條新聞,光看標題,婆西打趣問我﹕台灣是穆斯林國家嗎? <– 基督教國家思考模式的盲點, 就是要和穆斯林有不一樣的價值取向,外國人不會從儒家文化切入嘛。 細看內容會覺得台灣算是亞洲最進步,至少同婚有討論的空間,畢竟這是一篇對台灣很正面的報導。希望大部分人都會看內文,深入探討而不光看表面/標題,這樣想很天真了嗎?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1/12-11/18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1/12(一) 發現手機錄製視銀幕功能,還錄製了一段向不懂中文的男友解說我的日記,因為他一直都想偷看我的日記卻看不懂,我也不介意和他分享所思所想,不小心實驗出了一種Lost in translation 的藝術型式。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2W0boQwy3g[/embedyt] 11/13(二) 月經來的第一天頭痛到嘔吐,近日心煩意亂,有苦難言,本來很沾沾自喜這回沒有劇裂的腹痛,是我平日精油薰香功效顯著嗎…,不料晚間就移轉到頭部,好在今日婆西主動收拾廚房,為我清理嘔吐物,真是貼心的好孩子,還回心轉意許我即便花大錢戴牙套,也可單獨應親友之邀旅行,我也基於平等互惠原則許他養狗。 11/14(三) 打包好即將寄到台灣的桌曆,桌曆本來印歪了,印刷廠重印得很漂亮,很想送兩位許久未聯絡的朋友,這樣破冰是有些冒昧,想不到對方很快就答應了,真是想太多…,若能因創作和彼此再續前緣,那真是太好了。其實也不強求,單方面的傳達鼓勵、讚許,就算變成一個美好的句點也很好。 11/15(四) 書摘「 靈魂對我說」 伴隨著你的(靈性)生長發育,你的振動頻率提升,找到與自己形成共鳴的朋友會越來越難, 在三維物理世界的某個階斷,每個靈魂都會感到孤獨,因為我們還體會不到四維度的關聯性以及愛,所以無論身邊的人是誰,伸出雙手與他們取得聯繫,探究相逢之人為何而活, 他們發生了何事,他們的希望和恐懼發生了什麼變化,與他們取得聯繫,找到他們生活在何方,在自己所能的範圍內主動安慰或鼓勵他們。 以上蠻貼近目前的狀態。 11/16(五) 開始動工和展瑞聯名創作的案件,期望把「將錯就錯」的主題發揮到極緻。 11/17(六) 晚上到Roy家聚餐,現場為兩位速寫肖像,畫完將圖奉上,聽到他們的驚呼聲是我最開心的時刻,邊畫邊聽他們談論職場﹕廣告業、銀行業的小心機, 例如不能太快完成工作,不然主管,業主會預望下次也要這麼快,或覺得這是件簡單事,下次預算就縮水了…邊聽邊覺得我離這個世界/生態好遙遠,也有些慶幸﹔當然有些人可以在職場悠遊自在,通曉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也是很敬佩的。每個人都看不清別人的道路,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這一切都是可敬可愛的。 11/18(日) 和妹聊到自己回台的展覽,本來以我在荷蘭的十年為發想的水彩速寫作品,突然有個火花,靈機一動和妹提案,變成姐妹分別在台灣和荷蘭的十年,妹妹也有意參與倆人像鏡像般反射十年來的變化, 將之前實驗過的「姐妹交換日記」升級,時間和空間的維度擴大, 格局變大的主題令我雀躍。ps. Ending foto是Roy好看好吃的布丁派, 口味清爽, 大心。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