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碎碎唸Murmuring

  • 姐妹交換日記:星際效應的阿嬤

    姐妹交換日記:星際效應的阿嬤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Dear sister, 泰國出差兼旅遊愉快嗎?這幾日我疑似用筆電姿勢不良<–婆西的診斷,導致頭痛、 頸背痛 ,甚至廚房整理到一半還會喘, 不得不回床上躺一躺 ,我也算是學到注意姿勢的教訓 ,今日雖然隱隱做痛 ,但也不似前幾日只能臥床的狀態, 這不才能問候妳。 和妳分享最近看了Netflix愛因斯坦的記錄片,科學家把時鐘放在山頂和平地發現時間是不一樣的,我也忘了那個快那個慢,總之星際效應活生生在地球上演。 這幾天躺上床上,不禁想起阿嬤不知在幾維度的世界,上次夢到她在學校裡笑的好開心, 還有好多同學呢, 會不會她一下課就見到爸媽, 上課鈴一響又見到我們了,想到這不禁法喜充滿。 #木星牧雨的姐妹交換日記 迪爾感覺就是很閒的姐姐: 才剛從國外回來的我,已經被連續拍了三天的影片、搬家的瑣碎事,搞到現在才跟你交換日記,也不能說我沒心啦,畢竟在如懿傳及交換日記,我當然是選擇放空無腦看空庭劇? 現在忙碌事情告一段落,總算是可以跟你閒聊一下,關於你常夢到阿罵,還滿開心的,有可能是因爲你後期去了荷蘭好多年,比較少看到阿罵,阿罵就比較會去你的夢找你(因為你比較閒?)也挺好的。 我有時也會很想她,但每次提到阿罵,我心中的畫面都是她在有陽光、繁華盛開、很溫暖的地方,用她很優雅、帶著一點得意的笑容,吿訴我,她現在很好,不用操煩她(重點是好像沒拿助行器了) 講著講著,又想起往事,真感謝阿罵陪伴我們的時光,在今生能遇見這時代的偉大女性,我們真的很幸運。 #木星牧雨的姐妹交換日記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10/1-10/7荷蘭生活週記

    10/1-10/7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10/1 (一) 伴遊阿姆斯特丹﹐可惜我一問三不知﹐實在不是好導遊﹐只想把握好友在荷蘭轉機的時間﹐邊逛紀念品店邊聊天也是滿足的﹐可見旅外少婦寂寞的心。 平常深入簡出的我﹐難得和朋友交際一個下午﹐心情澎敗﹐回家用做菜平復心情﹐儘快回到正常軌道。正好朋友小豪問我平常在荷蘭做什麼菜﹐給了我在週紀中穿插幾道家常菜的靈感。 10/2 (二) 宅宅的一天繼續製作荷文版年曆。 晚上看日本繭居族的紀錄片﹐勾起我在台灣失業的日子也害怕出門﹐深深體會到這個族群的不安﹐我現在雖然沒有上班﹐但也不會害怕出門﹐也許我不需要從工作或加入一個公司得到安全感﹐這種不明來歷的安全感來自那裡呢? 總之很慶幸現在的生活型態。 10/3 (三) 明日爸爸手術﹐打電話預祝他手術順利﹐聽到爸爸對於生死很豁達的口氣﹐我無言。 受到妹妹粉絲留言的啟發﹐向妹妹提出交換日記的想法﹐其實她早有此打算寫日記分享內心世界﹐透過彼此的砥勵會更有動力。 10/4 (四) 和妹妹的交換日記兩回合了﹐發現她的思考兼具廣度深度﹐為之驚豔﹐看來平日是我小看她了。 10/5 (五) 到購物中心買完菜﹐回家做了雞湯﹐打算來秋季進補﹐想不到之後肌肉酸痛、頭痛 ﹐晚餐後約六點即臥床到隔日。 10/6 (六) 中午迷你屋的Bram和Malenie來訪﹐還一起到了購物中心吃午餐。 不知是購物中心病毒多﹐還是昨晚吃的止痛藥過了時效﹐ 肌肉酸、頭痛又捲土重來 ﹐晚餐也沒心情吃﹐不到16:00就臥床了。 10/7 (日) 一直臥床到下午﹐ 心想不行再這樣廢下去﹐便用止痛藥吊著﹐ Cafe用餐後在森林漫步﹐期許大自然為我帶來療癒。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9/17-9/23荷蘭生活週記

    9/17-9/23荷蘭生活週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9/17(一) 背痛的一天 年曆設計就差Final touch,不枉我坐在筆電前一整天。 晚上和婆西附近散步,吸收負離子。 22:00看Netflex的Mr.Sunshine,以朝鮮為時代背影的故事,唯美的色調和造景,呈現好多打打殺殺, 看完第一集還是不知道Mr.Sunshine是那位,所以還會再追。 9/18(二) 散步三回合 早上附近散步,坐在湖邊的我們聊到想早些回台灣,又想等到日本溫暖一些再去,比較好銜接。由於婆西的90天觀光簽證,不得不延後回台時間, 心生一計以結婚的名義幫婆西申請台灣居留證,於是決定結婚了。 作品交件結束後,下午去一個城堡區散步 ,身體力行每日兩小時戶外活動。 晚間和婆西媽吃完飯又散步了一次。 人到不能吃太飽的年紀,回家拉了一回肚子就平躺倒頭就睡。 9/19(三) 遇見野生動物日 把握夏日的迴光返照來國家公國散步,比起昨日城堡區的田園風,這裡好粗曠,坐在坡上遠遠的望見小鹿班比在樹下吃草, 宛如迪士尼場景般的遺世獨立,雖然住家附近的農場也有鹿,遇到野生的還是比較感動。 9/20(四) 最後一日Summer time 中午前將年曆送印,先印一本方便校對。 婆西介紹我一位印度的心靈導師Sadhguru 主張﹕活在當下、正向思考、一次只做一件事是坊間心靈課程/自我成長的三大毒雞湯…有趣的觀點令我想一探究竟。 下午到河堤坐坐,婆西放風箏, 我則在赤腳在沙地走走,據說能吸收地氣,達成了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 晚上將明日展覽的畫塗上亮光漆。 9/21(五) 社交+導遊+風雨焦不熄我們的友誼 到一家很溫馨的旅館掛畫,第一次在阿姆斯特丹展出,值得紀念。喜歡這旅館懷舊的風格,皮箱的牆面和接待人員的制服,仿彿到了哈利波特的年代。 大學同學一行人來探望我,還帶了一顆香港老店的月餅給我品嘗,太感動了,婆西展現了導遊的天賦, 詢問那裡有成份好的大麻,還記得那店員好嗨,畢竟現在是磨菇迷幻藥當道, 大麻不宜公開宣傳,找一家口碑好的讓同學嚐鮮是很重要的。 本日和同學們在阿姆斯特丹,風雨中逃跑躲雨也算戶外活動,好正向。 9/22(六) 敬老日 探望婆西的外婆,叫了中菜外賣, 她的手不能寫字,託我寫了一張卡片給她的鄰居,鄰居喜歡蝴蝶,便畫了外婆和婆西的蝴蝶裝點一下。 收到年曆的印刷初版,感覺不錯, 只是皮膚色偏橘色,還需校正。 9/23(日) 充電日 畫了一張水彩紀念有朋自遠方來。在阿姆斯特丹短暫的會面有點可惜,相信友誼常存的我們台灣見。 趁婆西不在看了女同志電影「意亂唇迷」, 有些電影一個人享用比較不尷尬, 被女主的顏值震攝。 本週小結 夏季宣告完結, 明顯感到秋意濃, 整理衣櫃的時候到了。 [text-blocks id=”673″…

  • 阿嬤的紅外套

    阿嬤的紅外套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共同渡過了一個長假 年初歷經一個月的折蓮花之旅,我覺得20天在靈堂的生活很好玩。平常回國探親,我這個閒人儘量配合大家時間,各別相約見面,這回完全不用約,大家自動齊聚一堂。 一連20天密集的相處,仿彿共同渡過了一個長假般地難能可貴。 想起媽媽和來靈堂致敬的客人介紹我 、弟弟和妹妹小時候各別喝什麼牌子的奶粉,天南地北地聊天,午餐時間在靈堂附近逛五金行、 書店 、便利店 ,都是我最懷念的台灣活動。回去再折一會兒蓮花就是下午茶時間,還有爸爸的同事不時送來蛋糕和咖啡,我們自己也會好好把握星巴克的折扣,好不熱鬧!燒掉折了一天的蓮花後, 晚餐開始我們的美食之旅。 有些多年不聯絡的親戚也一下子出現了,大家為了同一件事情盡心盡力,有一種大合解的療癒感。 悵然若失 殊不知歷經一個月高密度的聚會,回到荷蘭後一股空虛感襲來,失去了折蓮花規律的作息,親友的陪伴,現在是獨自面對悲傷的時候。 來自阿嬤的紀念品 回程帶了一件阿嬤的外套,這件寬版、很多暗袋、不厚也不薄的外套,在荷蘭夏季挺管用的。 阿嬤是一位愛物惜物的人,歷經多年,絲毫沒污漬破損,她總說 : 「我這件穿了二十五年了,不像xxx,每年都要買新的,….」以下就不多提了。 惟獨腰間綁帶的部份,表面因摩擦破洞,露出裡面白色的棉絮,我便把破洞的部份截掉,接上顏色相近的鞋帶,邊縫補邊看快樂姐和快樂嬤的影片。 阿嬤在世時看這種影片都沒有感覺,如今阿嬤不在了,看到快樂姐和快樂嬤真是令人感傷,想到我自己也向阿嬤討教過做肉棕的回憶,現今再也不可能了,於是邊流淚邊縫補阿嬤的外套。 當晚我夢到阿嬤,她遠遠地向我走來,嚴厲的告訴我 : 「木怡,不要穿紅色外套!」 記得上次夢到阿嬤時,一面握她的手,一面說阿嬤不要離開我,只顧著灑狗血,竟忘了讓她發言。「那…還有什麼要交待嗎?」 我問。夢就這麼結束了,醒來的我一頭霧水。 我並沒有和婆西提過這個夢境,倒是和他分享快樂姐和快樂嬤的感觸。「妳有沒有發現這一個多月來,只要一提到阿嬤就會自怨自哀?」,婆西繼續說 : 「我可以陪你一同悲傷,只是不知道妳要怨嘆多久?」 告別過去才能向前 婆西以他的親戚為例,一提死去的親人就要怨嘆,說道 : 和這些人在一起真是像在地獄一樣 Living like a hell。」我翻譯太直接了嗎?想到遲遲不肯從失去親人的悲傷走出來的人,的確令人掃興,我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難道阿嬤是叫我不要再思念她了嗎? 婆西點醒了我,不要再沉溺過去,多想想未來想要做的事 ;告別過去才能活在當下,才能創造未來。 和妹妹聊到這個夢境,妹也說 : 「阿嬤(的思想)走得很前面耶。」 阿嬤並不是單純的說不要穿,她的表達方式一向嚴厲,要穿就是看重這外套的實用性,而不帶著思念而悲傷的心情去穿。 去秘魯時,我穿著這件外套,旅程仿彿有阿嬤的保佑,遇到所有人事物都如此的美好。 說也奇怪,自從紅外套的夢就再也沒夢到阿嬤了,應該說沒有以她為主角的夢,她偶爾出現在夢中,如同往常在旁邊默默吃飯,或是回憶重現童年和阿嬤一起住在未翻修的平房,鄰居都知道我們回家只要大喊阿嬤,她就會開門迎接,童年的我們從來不帶鑰匙, 因為阿嬤永遠都在。 同場加映 折蓮花之旅閃退Flashback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Rzjx3oyZI[/embedyt]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荷蘭人瞧得起瞧不起什麼樣的人?

    荷蘭人瞧得起瞧不起什麼樣的人?

    Patrick來訪,向我提問一個有趣的問題,台灣人瞧得起什麼樣的人?瞧不起什麼樣的人?我直覺回答:「 醫師、教師、律師…師字輩的吧! 除了以上所述,應該多多少少會被人瞧不起吧!」 我反問Patrick:「那荷蘭人瞧得起、瞧不起什麼樣的人呢?」 他說 :「有地位、 有錢、 開名車、 住豪宅的人,或以住的區域決定敬重程度,住在市區比郊區好,市區內又有等級劃分。」 「真是詳細的潛規則!」我驚嘆道。 細想來,他的見解在台灣也適用,我們在媒體常聽到是歐洲是一個祟尚低調的社會,太過招搖反而會招人瞧不起,甚至開賓士車都要把標誌拿掉,頓時覺得歐洲人好有格調,而心嚮往之。 和Patrick相談後只覺得,與其說對歐洲充滿嚮往, 不如說對自己心中的烏托邦抱持著希望。 我無法左右別人瞧得起我或瞧不起我,想瞧得起人自然會尋找對方的種種令人瞧得起的優點;想瞧不起人自然會尋找對方種種令人瞧不起的行徑。 別人瞧得起或瞧不起只能說明他們的本質喜歡瞧得起或瞧不起人,與自己有何關係呢?當然我自己也有瞧得起人或瞧不起人的點,這也說明我的本質, 和對象關係不大。 同理可證,我沒有義務使人看得起我。就好像我看不起某人,是我的事,某人沒有義務使我改觀。 個人經驗分享﹕被瞧得起會怎樣呢?被瞧不起又怎樣呢? 被瞧得起的經歷﹕最近一次是和荷蘭女王相會,快樂五分鐘也就船過水無痕了,人生中的很多榮耀似乎並沒有為我帶來事業上的更上一層樓及實際的利益,享受了一會兒大家的掌聲及恭賀,除此之外就沒別的。 被瞧不起的經歷﹕最近一次是在香港旅行被白眼 ,不知點菜流程被驅趕, 或者因為港人反中情緒高漲而受波及,唉!大不了再不去香港就好了 ,被瞧不起也不會怎麼樣,是吧? 順帶一提,被瞧得起的事情拿出來說嘴又會被瞧不起了,瞧得起瞧不起極容易瞬間翻盤,箇中奧妙?,令人玩味。

  • 坐擁天價,卻不能動用一毛﹕中本聰

    坐擁天價,卻不能動用一毛﹕中本聰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比特幣的創世紀 2009年第一次的比特幣交易,也就是比特幣誕生之日, 中本聰創造了一百萬顆的比特幣,當時1美元=1300比特幣,也就是一百萬比特幣不到800美元 。第一批比特幣包含第一個開發成功的區塊,在中本聰發表的比特幣白皮書中稱為「創世區塊」,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區塊是儲存交易記錄的方式;可理解為現實世界中的記帳,中本聰在這筆交易記錄了這樣一句話:「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中文意思為「泰晤士報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第二次對處於崩潰邊緣的銀行進行緊急救助」,象徵對銀行系統的譏諷,也開啟了金融系統的創世紀。 暗網流通的貨幣 由於比特幣點對點匯款,中間不受銀行監管的特性,成為暗網的主流貨幣。暗網是一個什麼都可以買賣的網站,包括買XX人。自從暗網的創始者被捕,中本聰不再用中本聰的名義發文、不再電郵之前和他一起開發加密貨幣的核心小組「密碼龐克」,意謂人間蒸發。 一百萬顆的創始比特幣,存放在每個人都可以察看的公開帳本,至今原封不動。 中本聰人間蒸發的推測﹕ 加密貨幣危急各國央行貨幣的發行權及控制權,各國會用罪名將他逮捕。好在沒有身份就不能被定罪,符合中本聰行事謹慎低調的作風。 一百萬創始比特幣若有變動即證明中本聰的存在,給了大家肉搜他的機會。 爆漲投資/投機者會覺得自己很聰明, 爆跌的話,中本聰立即成為被怪罪的對象。 若現在中本聰將這筆創始基金換成其它法定貨幣使用,代表連創始者自己都不相信比特幣,勢必造成比特幣的信任崩盤, 這不是中本聰樂見的。 中本聰的家人不小心把他的電腦丢掉, 造成這筆比特幣的地址遺失,儘管別人揀到這台電腦,缺少和地址配合的密碼也沒用,所以一百萬顆比特幣至今原封不動…白目一點的話。 心得: 對於中本聰不能動用這筆錢有淡淡的哀傷。 料事如神的中本聰,在一台筆電就能計算出比特幣的時期,計算出了許多比特幣,分存於不同的地址,也是大有可能。若中本聰還活著,在進行下一個更吸引他的遊戲之際,空暇時,欣賞自己打開的潘朵拉盒子,世人持續用他開發的技術,讓各種虛擬貨幣應運而生。己經成為傳奇的中本聰,人間蒸發是最美好的結局。 ??‍? ??‍?密碼龐克cypherpunks: 一群倡導透過加密技術,保護個人隱私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不受政府/集團監控的社會運動者。維基解密的創始人﹕亞桑奇Julian Assange也是其一成員。 本文完成時,一枚比特幣=18,695USD,中本聰躋身全球富豪榜Top50,市值190億美元。 [text-blocks id=”673″ slug=”onder-een-artikel”]

  • 誰是真正的藝術家

    誰是真正的藝術家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最近婆西受邀演講,擔任側錄跟班的我也得到了一些靈感,從男友婆西的訪談中, 和觀眾討論到兩位著名的荷蘭畫家:林布蘭和梵谷, 誰是真正的藝術家 , 有趣的觀點和您分享: 生前的成就 對於林布蘭的印象, 西洋美術史的必考題是他獨創的戲劇化光影, 啟發了後來電影的打光法, 同樣是荷蘭畫家梵谷,他慘烈的一生, 生前沒賣出一幅畫, 受盡精神疾病折磨; 對比林布蘭企業化的經營, 阿姆斯特炙手可熱的畫家, 生前名利雙收 ,與其說林布蘭是一位畫家, 形容林布蘭是一家公司更貼切。 身後的成就 林布蘭的代表作現為荷蘭國家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佔據一整個樓層;而梵谷有獨立的美術館, 不誇張, 一下公車站往反方向走, 看到排隊的人群就到了 。提到林布蘭的代表作, 您心中浮現的是那一張呢?梵谷的代表作又是那些呢?林布蘭和梵谷, 誰的印象更令人深刻? 大部份人的成就 有沒有想過, 世界上有更多的人, 包括你我, 生前身後皆不受到欣賞或重視, 但還是繼續的畫圖、跳舞、 練琴 … ,一直創作心中的藝術 ,沒沒無名的過了一生,死後也不會像林布蘭和梵谷出現在教科書上,令人讚嘆和惋惜。永遠無人知曉,一生堅持創作的人算是藝術家嗎? 荷蘭的畫家太有距離感 ,舉一些親近的例子好了: 我們的父母也許不像馬雲或郭台銘這麼有名、有錢,有影響力,默默付出的父母沒沒無名的過了一生,我們願意與人交換父母嗎? 美而美, 晨間廚房,這些全台連鎖的知名的早餐店,作業流程完善,可我還是喜歡隔壁從小吃到大的自品牌早餐店,我看著煎蛋的阿姨變老,她看著我長大,她知道我蘿蔔糕只要胡椒粉不要醬油膏,有一次我想吃美式早餐, 她沒有這種套餐 ,她說: 妳講美式早餐有什麼,我做給妳吃。 麥當勞 , 肯德基 , 征服世界的速食帝國 , 我最懷念的卻是我家附近,連店名都沒有的魷魚羹;但每每抵達一個陌生的國度 ,麥當勞 , 肯德基給我立即安全感,這是為什麼? 真正的藝術家 林布蘭 、 梵谷 ,誰成功? 梵谷和那些永遠無人知曉,一生堅持創作的人 ,誰悲慘?誰幸運?…

  • 我的2007-2017

    我的2007-2017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的生命 ,對很多人來說都是轉變頗大的十年吧!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覺得平淡無奇,但回想五年前的我、十年前的我在做什麼? 回顧十年前到現在心境的轉變也是不可思議,值得記上一筆: 2007在台灣的我 ,生活的重心: 上班、 練吉它 、逛夜市 、準備英文考試半年了,考試前一個月,每天練習寫250字的英文作文,大約是十一月份考過的,還記得筆試完,遇到一位同在補習班的同學 ,得知我筆試和口試的間隔時間很久 ,便給我他K書中心的會員卡, 我就在台北東區慢慢的吃午餐 ,之後便用他的會員卡,到一家蠻高檔的K書中心,慢慢的下午茶, 等傍晚的口試。 不記得他的名字和樣子, 到現在蠻感激這位像風一樣的男子 。 2008二月,記得是過年前,拿到荷蘭學校的錄取通知,九月到荷蘭求學,抵達荷蘭第一天,不知道暖氣長這個樣子,很驚訝這種寒流的氣溫,宿舍床上只有涼被 ,忘了是怎麼渡過荷蘭的第一晚, 但之後的日子, 暖氣從沒關過。 開始英文高速進步的時期 ,結識了學弟: 幽默哥婆西 。 2009九月畢業,開始找工作,面試三次皆無錄取 。 因為住的反佔屋(註)沒有網路,畢業後躲在學校分給婆西組員的工作室,利用學校的網路架設個人網站,整理作品集, 期待可以找到設計相關的工作, 想當時在學校看到老師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因為老師總是一臉疑惑像是說:妳不是畢業了嗎 ? 2010三月到八月,透過婆西爸的關係,得到印刷廠無薪實習的機會,負責電子排版的工作,排遺沒有工作的焦慮,僅管是沒錢的工作,我也很開心,因為可以回答別人「在荷蘭做什麼」的問題, 至少不會被看不起了,甚至有點受到崇拜呢,畢竟身為一個新住民,能找到這種體面的工作也不容易,好險這裡不過問薪水的事 。 2010九月~2012八月, 整整兩年的荷文課程 ,程度可用荷文點餐、 買菜、 網購,聽得懂八卦真方便 。陽梁昌祿的命格和讀書特別有緣。 2013 嘗試了代購奶粉的生意,常常把奶粉寄破損、 做賠本的生意,深覺自己不是搞代購這塊料 ,期間閒著畫畫圖, 累積了一些作品後, 在平時做志工的咖啡店辦了第一次畫展 。 2014~2016 生活以作畫為主, 因為人買畫, 有一點可擔當畫家這個頭銜的感覺, 除了接案,…

  • 我與荷蘭女王奇遇記

    我與荷蘭女王奇遇記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取消回台渡假的塞翁失馬 Huub得知我們因為婆西身體不適而取消台灣行程,問我們有沒有興趣在摩托車大隊 (為達官貴人開路的警察車隊) 成立50週年的場合展出我的作品?這幅創作,其實是為了三年前 MH17空難,因為Huub是車隊警察 ,參與了護送遺體回荷蘭,便給我這個主題創作。警員們準備慶祝活動的過程中,此事件票選為最不可磨滅的記憶,畫作能藉由這個時機展出是再好不過! 你們猜還有誰會來? Huub問道。 女王?! 是女王Maxima嗎?我問婆西。Maxima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蹟:來自阿根廷,同為外籍配偶的她,只用八個月學會荷文,聽到這種話只會令高敏感的我覺得備受譏諷,只能假裝耳聾以對。Maxima為我們新住民樹立了超高標準,雖說她廣受愛戴, 但我每每一想到她就備感到壓力。 是退休的Beatrix女王, 婆西說。假想敵Maxima不來,頓時覺得寬心不少。 Huub說我得向女王解說作品。 塵封在家裡角落兩年的作品得以展出,已是欣喜萬分,自己的作品將會得到女王幾秒鐘的注意力,深感榮幸,和女王講解我的作品? 這遠超出我的理解範圍…一時之間不曉得如何反應。 心中放下一顆石頭 展出前一天, Huub打電話給婆西說道: 和女王的會面取消! 因為面見女王的人,都要經過身家調查, 和女王的對話也要事前經過核準,現在要調查我們的身家也太晚了! 簡單來說,我和婆西的層級不高,女王只能按照規則行事,不予許任何的未知。Huub滿是懊惱歉意,抱歉之前承諾我們的無法達到,其實我和婆西已經很高興畫作有了公開展出的機會,期間經歷Huub妻子得癌症,不便打擾Huub協助妻子的休養 ,不好再過問畫作的事。一直安慰Huub,本來石沉大海的作品有一個公開展出的機會,我已經無上感激了。想想也是… 女王豈是隋隋便便可見, 頓時心情輕鬆不少。 摩托車大隊50週年慶祝日當天, 一起床就剪接影片到入迷的我, 經婆西的提醒 11:00匆匆準備出門, 應警官Huub的邀請參加, 我的畫則是會場佈製的一景。取消和女王的會面, 也就草率地出門了,幸好穿得還算正常,沒奇裝異服。 到這種人多的場合,還要聽一些不太懂的荷文演講,在雨中看摩托車表演,很驚訝自己沒有和婆西吵著要回家,當然不間斷點心供應也是誘惑我再待一會的因素。現場有一些軍官走動,婆西問其中之一的軍官是準備女王的到來嗎? 這位軍官不便透露 ,我們便得知:女王的現身是本日慶祝活動的驚喜。 女王的風釆 下午四點,女王領著一群警官們駕到,大家紛紛起身鼓掌,因為女王不高,遠遠地,先看到的是穿著褐色套裝戴著寬帽的侍女,由於風格和女王頗雷同, 害我心中一驚: 不會吧!假想敵Maxima還是來了…走近了,好險不是! 之後才知道,女王不能自行穿脫外套,想到婆西脫衣服, 頭總要卡在衣服許久 ,歷經百般爭扎才能完成,太不優雅了。在公眾下,皇室當然不能冒這種險,所以出門都有侍女協助穿脫。 席間女王並沒有發言,而是坐在前排和群眾聽了大約五分鐘的演講,接著女王就被領到展覽室,也就是我的畫作陳列之處。欣慰地目送走女王, 希望她看到我的畫作有共鳴就好了。 回想第一次把畫作給Huub看, 他還感動地哭了。 然而女王像大海般的沉穩優雅,想當然是不能顯露情感的, 見證到真正的女王風範 ,頓時覺得之前所見,那些有著女王般作風的女性們,都難登大雅之堂了! 隨機待變的關鍵十秒 這時Huub的老婆建議我和婆西跟去展覽室門口,也許在裡頭的Huub,有機會介紹我和婆西也不一定,不久女王隨待在側的女警走出,問我是否為創作者?她說我們最好站在畫作旁邊,方便和女王解說,頓時覺得備受禮遇! 繪畫這條路,竟引領我到今日得以和女王交流的境地,不免有種此生足己的感動。一開始女王先發話 ”…

  • 胸罩的開悟解脫

    胸罩的開悟解脫

    [text-blocks id=”684″ slug=”above-article”] 第一件胸罩 國三的時候, 媽媽突然焦急地要帶我去買胸罩,和我聊起高中時代的她,因為沒穿胸罩,而被班上女同學打頭提醒的往事。載我去百貨公司買胸罩的路上,一邊勸我: 鄰居同年紀的女孩有穿胸罩 ,並不是因為她有胸部 ,而是要塑形。 當時不知道怎麼化解媽媽的焦慮, 既然她要我買胸罩, 就隨便挑一件,其實只在試衣間呆坐著,也沒試穿就跟店員說: 這件ok, 直接包起來! 人生第一件胸罩是交差,從來沒碰過它。 泳裝的胸墊 高中上游泳課 , 將泳衣的胸墊取出 , 因為覺得沒胸部的人不需要胸墊 , 尤其學校制式泳衣one size 的胸墊好像兩個空碗蓋在胸部上 , 相當的不自在 。自己用一次性的胸貼將乳頭貼好 , 下水不脫落好自在。在泳池畔休息時 , 班上同學注意到我沒有用胸墊 ,悄聲說 : 妳不覺得我們這個年紀 ,胸部平平的很奇怪嗎? 忘了之後有沒有把胸墊放回泳衣,  但我的確被同儕洗腦了,  對一個沒胸部的人, 去買胸罩真的是太尷尬,  我便從運動型胸罩開始穿起,  這種只有布料沒有鋼圈的內衣, 因為有布料的皺摺 , 製造胸部有曲線的錯覺,有降低奇怪程度,為平胸盡點心力, 多少有緩解焦慮之效 。 女生宿舍 大學女生宿舍的日常: 四位室友的曬衣,從床的一頭掛到另一頭,  每日在室友們胸罩的耳濡目染下,  漸漸地可以接受穿胸罩這回事,  第一次到百貨公司請店員幫忙挑選 , 試穿,…